室內設計效果圖制作的技巧
?室內設計效果圖制作的技巧:首先選擇一個好的角度,然后放好一個相機。相機鏡頭角度角度(Lens)默認參數是模擬人眼的視角范圍,但我們設置在30~35之間,角度效果好,室內可見范圍大。如果參數值低于30,室內透視效果會更加夸張。如果場景面積太小,也可以使用不到30的參數值,將不滿意的區域放置在Photoshop中去處理。
相機高度定位。相機高度的設置最終是為了使場景看起來寬闊和真實。如果場景很小,室內高度很低,相機的高度可以設置在1200mm至1300mm在此之間,模擬人坐著時的視覺效果;如果場景比效果更寬,比如大堂空間,相機的高度可以設置為1800mm上下,模擬人站立時的視覺效果。
室內設計效果圖制作的技巧:
為了提高繪過程中提高繪圖速度,在建立模型時需要盡可能減少模型的表面。因為表面越多,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就越慢。無論計算機的配置是好是壞,養成這個好習慣都非常重要。視圖中較遠的模型可以適度減少其表面,而不影響其表面效果。從相機的角度看不見的表面可以忽略這些模型的制作。
在制作材料時,如玻璃、金屬具有映射或反射的材料,在渲染過程中會大大降低渲染速率。當它們在視圖中的位置不是很明顯時,可以忽略它們的詳細設置,從而提高渲染速度。
燈光宜精不宜多。過多的照明會使工作過程混亂,難以處理,顯示和渲染速率也會受到嚴重影響,因此只有必要的照明才能保留。要注意燈光投影、陰影貼圖及材質貼圖的用處,能用貼圖替代燈光的地方最好用貼圖去做。例如,為了展示夜間從戶外看到窗戶燈光的輝煌效果,用自發光貼圖去做會方便得多,效果也好。
燈光要突出場景的明暗分布,需要多樣性,所有的燈光都不能一概而論。應根據需要選擇聚光燈或泛光燈等不同類型的燈光;根據需要,決定燈光是否投入燈光衰減。
在制作渲染的過程中,燈光通常不會對某些物體產生照明或投影效果。
照明應遵循從主題到局部、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。對于照明的形成,首先要調整視角,設定主風格,然后調整照明的衰減等特點,增強真實感,然后調整照明的顏色進行詳細的修改。不同地方的照明燈也不同。例如,在制作室內效果圖時,為了表現出一種金碧輝煌的效果,往往會將一些主燈光的顏色設置為淡淡的橘黃色,以達到使用材質不容易做到的效果。